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  > 新闻中心  > 惠残政策  > 查看详情

惠残政策

定安建资源教室帮助残疾学生进行康复训练培养生活技能

来源: 海南省爱心文化传播中心官网  日期:2018-12-10 15:51:50  点击:28457  属于:惠残政策

      随班就读 特殊孩子不“特殊”
      下楼梯时,他们会莫名其妙摔倒;在课堂上,他们会突然大哭大笑;十一二岁了,却连自己的名字还不会写……在定安县黄竹镇中心学校里,一群特殊的孩子牵动着众人关注的目光。由于身体原因,他们无法像普通孩子一样健康成长。
      在成长过程中,残疾儿童、少年需要更多的关爱和呵护。然而,由于专业机构稀缺、基础设施落后和专业教师缺乏等多重原因,许多身处偏远乡镇的残疾孩子无法接受教育,只能待在家中日复一日望着窗外发呆。
      近年来,定安县教育局着眼特殊教育,在黄竹镇中心学校等乡镇小学大力推进随班就读工作,建立针对特殊教育的资源教室,让残疾孩子们在这里安心学习,进行康复训练和培养生活技能。
      让轻度残疾孩子随班就读
      普通学校不愿意接收,特殊教育学校没条件就读,偏远地区轻度残疾孩子就学问题一直困扰着许多家长。为破解这一难题,定安县近年来大力推进随班就读工作。据定安县教育局副局长王龙介绍,随班就读是指部分肢残、轻度弱智、弱视等轻度残疾孩子进入普通学校普通班级接受教育的一种方式。该县在推动随班就读工作时,不断完善各项保障措施,在相应学校建设资源教室,让残疾孩子在普通班接受教育之余,在资源教室完成康复训练。有专家表示,特殊教育的目标就是帮助残疾孩子适应社会,融入社会。轻度残疾孩子随班就读,可使他们更多地接触社会,逐渐掌握社会规范和道德准则,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。黄竹镇中心学校是定安县首批开展随班就读的学校之一。“过去,由于缺乏特殊教育学校和机构,许多乡镇的残疾孩子无处读书,错过了接受康复训练的最佳时机。如今,这些孩子能在普通班级随班就读,还在资源教室中接受专业康复训练。”据黄竹镇中心学校校长陈显录介绍,3年来,该校已累计接收20余名残疾孩子就读。 根据统计,定安今年已有70名残疾孩子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。
      资源教室,为特殊教育护航
      “哇!你真棒!”11月19日,在黄竹镇中心学校资源教室中,14岁的自闭症孩子五妹(化名)正聚精会神地玩“磁性运笔迷宫”游戏。海南日报记者看到,五妹捏着一根磁性笔将迷宫盘中的小钢球吸起,牵引小钢球走过迷宫盘那些弯弯曲曲的“道路”,将它缓缓引进终点的小方框中。完成任务后,五妹赢得了老师张蓉芳的连声称赞。
      “这个‘磁性运笔迷宫’是一种特殊教具,它能训练孩子的手眼协调和空间辨别能力。”张蓉芳说。
      “比起枯燥的训练,这些色彩艳丽、玩法简单的教具更能吸引这些孩子们的注意,减少抵触情绪,让他们在游戏中进行康复训练。”张蓉芳说,“过去,五妹这些残疾孩子可没有这么好的教育机会。”
      为了更好地推进残疾孩子随班就读工作,定安县投入50万元中央专项资金和30万元特殊教育补助经费对黄竹镇中心学校240平方米的废旧平房进行翻修改造,建成针对残疾孩子特殊教育的资源教室,学校聘请了我省特殊教育专家、海南(海口)特殊教育学校副校长吴若江担任指导专家。
      海南日报记者看到,黄竹镇中心学校资源教室里设置了图书区、康复区、美术区和体育活动区等功能区,并配备了相应的教具和活动器材。此外,学校还根据课程标准和专家指导意见,为残疾孩子们开设语言训练、体育健康、生活常识、音乐律动和康复训练等课程,让孩子们在校园中加强自理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,不断发挥自身潜能。
      量身定制教育方案
      2014年,张蓉芳到海南(海口)特殊教育学校(以下简称“海南特教学校”)参加特殊教育培训。她看到许多残疾孩子在特教老师的指导下,不仅能自主生活,还学会了绘画、书法等技能,感到十分震撼。“那时,很多黄竹镇的残疾孩子因为无法接受特殊教育,只能终日被父母关在家中。”她告诉海南日报记者。
      “我决定拜吴若江为师,向他学习特殊教育和培训知识,帮助黄竹镇的残疾孩子进行康复训练。”张蓉芳说。听到她的请求后,吴若江一口答应了。
      2015年,黄竹镇中心学校资源教室建成,张蓉芳申请成为资源教室教师。目前,资源教室有3名教师。为了更好地照顾这些残疾孩子,并非科班出身的他们多次利用假期,前往省内外的特教学校参加培训。
      “班里的孩子年龄、智力、学习能力都不尽相同,为了达到最佳训练效果,我们必须熟知每个学生的性格、兴趣和特长,针对性地制定康复训练方案。”张蓉芳说,对患有智力障碍的学生,应注重加强生活课程教育,让学生最终能生活自理;对患有身体残疾的学生,要进行灵活多样的平衡康复练习。
      今年上二年级的自闭症孩子林林(化名),刚入学时性格非常封闭,每天不言不语,一个人躲在角落里发呆。张蓉芳说,“我们一开始只能通过观察她的眼神和表情来猜测她的想法。”
      为了让林林能取得进步,张蓉芳专门给她上个训课,从语言、行为、认知等方面对她进行训练。对普通人来说,问好、答话是家常便饭。但是,在对林林的培训中,光是一句“你好”,张蓉芳就反复教导了很多遍。经过她半年多的耐心指导,现在的林林已经能通过点头、摇头来表达自己的想法,并能够说出“你好”“再见”等日常用语,专注力也有了明显提升。
      据了解,黄竹镇中心学校资源教室的3位老师,平时不仅要给学生上课,还要帮助孩子们处理生活琐事:学生的鞋子磨损了,要帮忙修补;孩子的肢体不协调,要搀扶他们上下楼……此外,老师们还为每个孩子制定了动态成长档案,详细记录下他们的成长印记。
      “看到这些残疾孩子,我们的内心就变得柔软,我们愿意用爱心帮助他们不断成长。”张蓉芳说。
      见证残疾孩子成长蜕变
      “过去,孩子从不与我们交流,我们尝试过多种办法,都没有什么效果。”残疾孩子梁小卫(化名)的家长说,“自从到了黄竹镇中心学校,孩子发生了很大变化,从过去只会画横线到可以写简单的字,从到处捡东西吃到会分辨食物和垃圾……我们由衷地感谢老师,感谢学校。”
      越来越多的变化发生在这群残疾孩子身上:自闭症孩子卢军(化名)顺利完成小学六年级学习;智障儿童吴前(化名)原来一个字都不会写,现在在老师和同学的辅导下,已经能自觉完成一些简单的作业……在老师们的帮助下,孩子们不懈努力,找到了自信。这点燃了老师和家长们的信心,他们相信只要不断努力,一定能见证这些残疾孩子的成长和蜕变。
      “近年来,定安县加大资金投入,通过建设资源教室、完善动态档案机制等举措,大力推进随班就读工作,切实保障适龄残疾孩子受教育的权利。”据王龙介绍,目前,该县正争取在各乡镇中心学校建设针对特殊教育的资源教室,并配备特殊教具、康复器材以及专职管理教师。“我们希望通过校园和家长等多方齐心共建,为残疾孩子提供教育心理疏导、康复训练等多种教育服务。”
来源:海南日报